秉服务之心,乘时代之利
—— 记宁波泛太国际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 傅意桥
在校园里,他引领众人,引进项目,造福班级;在工作中,他从“新”学起,为未来打下基础;在自身发展上,他坚定目标,乘时代潮流的风帆,创一番基业。他,就是我校机械制造系的1993届毕业生傅意桥,如今国内最大的五金工具及家居用品出口商之一 —— 宁波泛太国际工贸有限公司的董事长。

脚踏实地,身先士卒
在大学里,傅意桥担任学生干部,大三成为系学生会主席。组织活动为他带来快乐的同时,也使得他增强了两种能力:一个是学习能力,一个是获取资源的能力。“现在的学生干部应该比我们那时候更难做,我们那时即使没有绚丽的舞台,只要一个音响,学生们就能乐在其中。”傅意桥说,“现在孩子们玩的东西多了,那么如何策划出既有吸引力,又能表达自己初衷的活动就是个考验了。”他组织过辩论赛、舞会等多种活动,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。他觉得学生干部不是行政干部,没有点评人的权力,应该身先士卒,发挥带头作用,保持激情与温度。他不光工作能力强,还多才多艺,参加过宁大举办的辩论赛,还在宁波市唱歌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。他还是校刊的主编,虽是理科生,但他爱好文学的劲儿完全不输于文科生。
傅意桥受做外贸工作的母亲的影响颇深,他在毕业前就已决定以后要走外贸的道路。大三时他自学外贸知识与实务,开始自己做一些外贸工作。当时他引进了一个出口加工项目到班级,自己在外面租了设备,组织同学们一起完成,赚了一些钱。
乘时顺流,熔铸梦想
1993年,傅意桥毕业,他没有选择分配工作,而是走向学校的招聘会。海口永昌公司和上海永达公司皆对优秀的他抛出了橄榄枝,在上海长大的傅意桥又重新回到了上海。在这家和他同岁的公司里,一切都是刚刚起步,所有环节都需要亲力亲为,客户销售、工厂谈判、确认订单、装机装箱、出货收钱 ……“只有做过,才能迅速了解外贸这个行业,现在想想这对我后来创业起到了很大帮助,于我而言是笔巨大的财富。”傅意桥说。这五年是有趣的五年,四人间、上下铺的生活令从未体验过宿舍生活的他感到新奇,轮流做饭的体验也令他乐在其中。他笑谈当时在
上海挤公交,挤进人流就不需要动,自己会上去,公共汽车关门是要用人力关上的。然而,好景不长,1998年前后,很多国有企业因各种原因倒闭变卖,上海永达
公司也被收购。面对失业,傅意桥又该如何选择?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地,国有企业的颓势给私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会。1998年傅意桥抓住了外贸发展黄金时期的尾巴,创立了自己的公司。他发现原先所在的公司虽然没有了,但外贸这个市场和客源都还在,需求并没有改变。一间办公室,一间样品室,从天花板到地面挂满了样品。公司只有三个人,傅意桥负责到外面拉单。“几个人没日没夜地干,每天拼到一两点钟,清早一醒来就继续工作。那时候尿布、锅碗瓢盆,什么都做,只要找得到,年轻嘛,充满了希望和动力。”傅意桥回想当时的情景。他给他的公司取了个英文名Vertak,赋予它愿景与成功的含义,这也就是如今的泛太国际。
展翅腾飞,迎接挑战
至今20个年头的风雨路里,泛太国际抵住了“非典”侵袭的影响,扛过了经济危机,承受住了洪水损失,经历了几次搬迁修建,仍旧屹立不倒,不断向前,成为国内最大的五金工具及家居用品出口商之一。此外,泛太国际还成为阿里巴巴的寻梦基地,每年都会有一两百个企业派人到此走访;也成为创业孵化池,从泛太出去自己创业的人数不胜数。傅意桥说:“这些年困难有,但如今已经没有什么深刻印象了,要向前看,不要一直想着痛苦的事,否则公司很难发展长久。”泛太国际不断发展的秘诀就是为客户考虑,“坚持、爱心、共赢”这三个词是傅意桥一直坚守的理念。坚持,任何事在做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,但只要方向对就持续做,坚持的力量是巨大的;有爱心,爱供应商,爱客户,爱员工,不单单是因为商业利益,还要考虑能够为对方创造什么价值;共赢,双方共同获利进步,损人利己是无法长远发展的。
此外,这个时代企业竞争激烈,唯有创新才能后来居上。创新,也正是目前泛太集团面临的最大挑战。中国制造没有了成本优势,互联网使外贸利润大大缩减,单纯勤奋的商品搬运工已不适应于这个时代,寻找新的价值刻不容缓。傅意桥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提升:一是去了解顾客所需,找到客户需要但又无法描述清楚的商品,成为第一个解决需求的人;二是创新不是都由工厂来干,很多工厂只知道生产,处于连接环节的公司也可以有许多创新设计和营销的可能。
2018年,是泛太成立20周年,放眼未来,泛太立志将“中国智造”卖到全球去!用泛太历程墙上的一句话来说:星辰大海,风雨兼程,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傅意桥将带领他的团队,迎接时代的考验。